首页 >> 弧形材

艰难起步——新中国石油工业六十年巡礼之一连接轴

文章来源:海欧机械网  |  2022-09-06

艰难起步——新中国石油工业六十年巡礼之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中国。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曾独领世界风骚上千年。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利用方面,中国也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美国的第一口油井就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中国。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曾独领世界风骚上千年。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利用方面,中国也创造过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美国的第一口油井就是借鉴中国古代的钻凿盐井技术,才获得地下深处的第一桶石油。

昙花一现的四川“磨子井”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欧洲、北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现代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冲向东方,逼近中国。然而,此时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却全然不知,一场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已经拉开帷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盛极千年的封建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就在鸦片战争爆发10年后的1850年,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四功分器川盆地打出一口深达1200米的高产天然气井,成为近代地质钻探史上的巅峰之作。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四川“磨子井”。四川“磨子井”打穿了地下高压气层,发生了强烈井喷,引发的冲天大火30里开外可见。这口井投产后日产天然气5万立方米。与“磨子井”同期开发的四川自流井气田,方圆55平方公里,木质井架高耸云天,气井盐井星罗棋布,竹制管道绵延交织,人声、牛声、气声、机声四起,群嚣贯耳,一片繁忙景象,场面蔚为壮观。

四川“磨子井”不仅比美国的第一口石油井(1859年)早了9年,而且深了1000多米。美国的第一口石油井井深只有22米,钻探途中还出现井壁坍塌,可以说是连钻带挖,才钻遇油层。远没有四川“磨子井”的成套“卓筒井”钻建筑涂料探工艺技术精湛。然而,美国的第一口石油井钻探,却是建立在以蒸汽机和钢铁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而四川“磨子井”的钻探,却依旧建立在几千年来以人力畜力和木制器械生产为代表的落后封建文明的基础上。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昙花一现的四川“磨子井”也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而美国的第一口石油井却引发了现代石油工业在全球的兴起。先是造就出19世纪后期的 “煤油灯”市场,进而摇身一变,开辟出20世纪的汽车市场,继而取代煤炭成为全球主要能源,创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石油化工产品市场,堂而皇之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二次工业化、现代化的象征,使人类社会现代化登上一日千里的时代列车,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文明和国家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至今仍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整个世界。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现代化梦想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沿袭千年的封建王朝,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希望。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实业计划》中,为当时的中国勾画了一幅美好的现代化蓝图。其中不乏振兴民族石油工业的雄图大略。然而,随着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中国与工业文明一再擦肩而过,错失追赶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良机,甚至远远落在一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太平洋岛国日本的后面。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更使中国出现空前的历史大倒退。“一滴石油一滴血”成为当时民族存亡的真实写照。国难当头,一批志士仁人,不辞千辛万苦,深入祖国内地勘察石油。在西北戈壁荒漠中找到并开发了玉门老君庙油田,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宝贵贡献。二战后期,日本侵略者为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发动了自掘坟墓的太平洋战争。然而,日本侵略者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其铁蹄蹂躏多年的中国东北大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八年抗战,中国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民族伟大胜利。然而,蒋介石却不惜发动全面内战,将四万万同胞推向战争的深渊。美国趁机取代日本,开始了对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入侵,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中国。洋油“以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各地倾销,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民族石油工业又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社会制度和历朝历代反动统治阶级,一再摧毁中国工业化的努力,使孙中山先生描绘的现代化蓝图化为泡影,成为制约民族石油工业发展的桎梏。

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建国大纲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此时此刻,人民解放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开进河西走廊西端戈壁荒漠中的玉门油矿,隆隆的威武之声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新中国的石油工业从灌封胶此揭开了划时代的崭新篇章。

然而,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破败摊子。1949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其中天然石油只有7万吨,发展石油工业所需要的物资、装备、技术基本靠国外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基本依赖进口。新中国一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悍然宣布对我国实行贸易禁运,停止了一切产品和技术进口,使石油工业的发展雪上加霜,面临重重困难。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关怀。1950年1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报告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建议向苏联政府提出在新疆合办石油企业,得到毛泽东的重视。中苏两国政府间贷款协定签订后,紧接着就签订了在新疆创办石油股份公司的协定。

1951年,毛泽东、周恩来亲自观看石油管理总局组织的石油工业展览,朱德为展览开幕剪彩。1952年,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将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共和国开始加紧培养自己的石油专业人才。同年,国家决定引进苏联技术和装备,在兰州建设一个大型现代化炼油厂,连同玉门油田建设一起,纳入“一五”时期国家安排的156个重大建设项目。

展开大规模石油勘探

在“一五”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泽东询问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的远景怎么样?李四光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表示深信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把石油作为战略资源来看待的。要使社会主义建设大踏步向前发展,要使年轻的共和国尽快强盛起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就不能没有强大的石油工业。

而在当时,中国到底能不能找到大油田?大油田究竟埋藏在哪里?还是一个未被揭示的未知数。作为地质科学家,李四光是从大地构造角度向人们预测和展示找油远景构想的。在他眼里,具有良好找油前景的新华夏沉降带不过是地球表面的一道沟槽。然而,对于石油工作者来说,面对的却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地。摆在他们面前最为现实不过的问题是,碗口粗细的石油探井究竟钻在哪里?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他们的工作,一点儿也不过分,而且是在“看不见的大海”里捞针。

1953年10月,苏联政府派出以特拉菲姆克院士为首的6位高级专家来华,帮助制定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帮助中国展开大规模石油地质普查勘探,苏联专家在康世恩的陪同下,历经7个省,历时5个多月,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的石油地质情况进行了一次实地大调查。调查归来,苏联专家夜以继日,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一部长达537页约40万字,附有中国含油气远景总图和几十张局部盆地图、构造图的大型石油地质研究报告。这就是日后影响深远的《中国油气田》。

当时,国内石油界正面临究竟是发展天然石油,还是发展人造石油的争论,在石油工业发展方向上举棋不定。特拉菲姆克院士总结石油地质大调查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远景提出了三点看法和建议。他认为,“中国的油气可勘探领域很广,远景很大”,“只要展开大规模勘探,将会发现许多的油气田,包括大型油气田”,并预言“中国的石油将会自给自足”。

特拉菲姆克院士的看法和建议在中国石油界引起了震动,并迅速报告给了毛泽东,坚定了中央高层大规模投资石油勘探开发,加快石油工业发展,实现石油自给自足的决心和信心。

为加强石油勘探力量,国务院决定,从1955年起,除由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继续负责石油的勘探开发外,还由地质部、中国科学院分别承担石油资源的地质普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同年,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自此,一个“两部一院”联合作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石油地质普查勘探的社会主义大协作局面迅速形成。

毛泽东说,搞石油艰苦啊

石油部一成立,就派出两个大型考察团,分赴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考察。1956年2月,刚从苏联学习考察归来的康世恩被召到中南海。毛泽东要详细听取石油工业汇报。汇报中,他问得十分仔细,从石油的形成到石油资源的分布,甚至连石油的化学分子式都要康世恩当面列出来。当康世恩汇报到找油的领域大多在一些荒无人烟的艰苦地区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搞石油艰苦啊,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毛泽东了解搞石油的甘苦,深知石油工业所走的是一条比其他许多工业更为艰苦的发展道路。

就在这次讲话后两个月,石油部果断地调整了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展开区域综合勘探。新部署很快见效。1956年5月11日,新华社发布新闻,石油部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发现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不久,玉门鸭儿峡第一口探井喷油,发现了鸭儿峡油田。1956年,全国石油产量第一次突破了100万吨。然而,100万吨石油,对于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到“一五”末,石油产品依然是国家计划中缺口最大的产品,石油工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部署“二五”计划时,毛泽东说:“石油钻探进尺第二个五年计划太少了,应该搞得更多一些,来一个革命加拼命!”他又一次对石油战线说,要革命加拼命!

石油部领导在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决心:“二五”期间要实现一吨钢一吨油。话音刚落,会场上便响起了长时间的雷鸣掌声。然而,压在石油工业身上的担子是沉重的。1957年,全国钢产量已达535万吨,而石油生产能力只有1银行理财73万吨。不来一个革命加拼命,石油是不可能同钢铁并驾齐驱的。(温厚文、张江一、严绪朝对本文亦有贡献)

(陈新华)

恐怖症怎么吃
急性肾盂肾炎症状是什么
血胸预防的好办法
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吗